胖东来被严重神化了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12-02 10:04:23点击:3284

最近一个月去了两次胖东来,逛完后我的感受是:胖东来被严重神化了。这种被神化的背后,凸显了中国的零售行业,特别是商超行业的无能和悲哀!胖东来目前只在许昌和新乡有店,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“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”榜单,胖东来以12家门店,营收46亿元(超市板块),排在第31位。胖东来的规模并不属于头部,但在实体零售陷入困境的当下,在本土超市中它的影响力是更大的。今年4月份,胖东来帮助步步高调改,后来又有永辉等超市,紧接着中国的商超行业刮起了一股调改风。这让成立于1995年、深耕于许昌这样一个三四线小城的商超系统,真的火得不要不要的。事实上,胖东来一直是现象级的存在,行业里也一直有胖东来到底能不能学、该不该学的争论。但是像今天这样被捧到如此高的位置,创始人于东来,不仅成为行业顶流,更成为网络顶流,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。为了一探究竟,我一个月内两次奔赴许昌,分别去了胖东来天使城和时代广场两家店。天使城店比较新,面积不大,像是一个网红打卡点。当地人告诉我,来这家店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地人。而时代广场店,面积更大,没有天使城拥挤,感觉更像是一个正常的超市。胖东来被严重神化了,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生态里,它是不会被这样神化的。这样讲,不是说胖东来不,不值得学习,而是有现象背后的一些思考。

早年间有本书非常火,叫《海底捞你学不会》,坊间也有人说“胖东来你也学会”。一个是火锅店,一个是商超,这二者被联系起来,背后有一个原因,就是这两家企业,都是以服务特别好著称。很多人跟我讲,海底捞其实不好吃。有意思的是,这其中一些人自己是经常去海底捞的。我对食材和口味没有研究,但作为一个海底捞的常客,我认为海底捞的食材、口味在行业里是不差的,至少超越绝大多数同行。我认为,是海底捞的服务太出名,以至于大众忘记了它的基础能力是食材和口味。如果一家火锅店不好吃,仅仅依靠所谓的服务就能赢得顾客满门吗?中国人似乎特别在意服务,如果一家企业的服务超出人们的预期,关于这些服务的段子、故事就会被津津乐道,特别容易传播。

网上一搜,关于胖东来超预期服务的故事、段子,随处都是。亲身的例子,我在时代广场店买了一件商品,但是没有拿袋子,结完账我走到门口,刚停留了不到一分钟,工作人员就主动上来免费送了我一个袋子,且帮我装袋。但正如海底捞是火锅店,服务再好食材不过关,口味不好,生意也不可能好,胖东来的服务再好,如果它的商品不好,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成绩?

抛开胖东来的茶叶、金饰等非商超业态,我就说说逛胖东来超市的感受。我对比了很多商品的价格,不管是品牌的标品,还是它自有的商品,你不会用“高低”去形容,可以用“实在”两个字。就是在那个场景下,你觉得合理,愿意接受,不会有背刺的感觉。通过胖东来供应商,我获得的信息是,在快消标品这块,胖东来自己要求的利润率不超过30%。它会对比商品在市面上的零售价格,确定一个尽可能低的价格,但没有特别强调自己是全网更低,也没有特别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一定是更低价。在实践中,胖东来也没有特别强调要去掉中间商,跟厂家直采。很多人看到“裸价”这两个字,想到的就是供应商的供货价被压到。其实,胖东来要求裸价,实际上是联合供应商,放弃High-Low(高低价)的零售定价方式,转而以EDLP(天天平价)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。所以,在普通超市,几乎所有商品都有动辄8折、6折的促销,黄价签更是随处可见,胖东来是没有的(当然,特定商品、特定时点的促销是有的)。不仅如此,国内超市通行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后台费用,进场费、条码费、节庆费等等,胖东来也是没有的。不特别追求低价,但也不卖贵,合理、实在,这是胖东来商品价格给我的感受。

胖东来的“货好”,本质是差异化,通过三方面来实现:就我所见,胖东来超市最火热的区域,首先是它的烘焙和熟食。特别是天使城,我去的几个不同的时点,上午、下午和晚上,基本上都是人头攒动。我自己尝试了几款商品,也问了通行的朋友,大家一致的感受是,商品很不错,但没有到多么惊艳的程度。毕竟,大家都吃过见过,你要说某家做出的产品一定多么,也不现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