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胖东来适应这个缩量时代?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08-12 09:52:43点击:2054

出品/联商网一场美好商业革命,正如蒲公英的种子一样,自由传播、飘散四方。7月下旬,陆续有台州三和超市横峰店、中百武汉关山光谷购物广场店等企业开始学习胖东来自我调改;在胖东来启动调改永辉第二家门店的同时,永辉也启动了全国各省区门店的自主调改(西安中贸广场为)。而此前,有南昌旺中旺、贵州合力、河北惠友、湖北黄商、山西美特好、武汉中百、浙江联华、宜昌北山超市等,还有大量的酒店、餐饮、美业等品牌加入学习胖东来的行列。不管是微信还是百度搜索指数,在零售界,胖东来都成了话题主力,2024年上半年,除去帮扶,胖东来至少6次登上热搜。一路走来,胖东来的影响越来越大,而于东来越来越接近自己理想中那个“伟大的人”。显然,胖东来远非“网红”二字可以概括,而是成了一种强大的商业常在势能,当然,可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、每个企业都有美好的本心。而这种势能,为什么是此时崛起?为什么这么强大、这么持久?这是值得挖掘的问题,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,我们去追查其底层逻辑,可能就知道该不该学,能不能学,学不学得会!2024年上半年,以胖东来帮扶步步高为标识,中国商业真正迎来美好商业新思潮,这也应该是中国零售史上,一次值得载入史册的记录。胖东来的思想,正式从边缘向主流跃升,于东来再也不会遭受几年前苦口婆心、但少人听劝的局面了。胖东来用自己的深度实践,为全行业提供了一种基础性、先驱性、科学性的解法,这种解法,是一次企业治理机制和生存策略的重大转换,是商业从增量到缩量时代的必然趋势,可能是未来商业社会的基本方略之一。未来,叠加科技、专业、平台性,美好商业会演绎各种可能,所以,我们值得学习胖东来。任何时代,企业都要寻求高质量的生存和发展,信,一切就与我们有关。相对总量,现在行业也仅有百来家企业参与总裁班,实现美好商业,还有很大的空间。但树立一个标杆容易,学不学得会这一问题,则备受讨论。(1)从短时点上看,学习胖东来,开局容易,加速不易。胖东来今天的成就,是20多年的磨炼扎扎实实长出来的,具有宽厚的底座、极强的创造性和自驱力,是成长逻辑。而学习胖东来的企业,则是空降逻辑,哪怕是东来哥亲自在企业宣讲,企业要悟透道理,都需要深刻地觉醒,与过去的“无赖”属性做斗争。我们可以看到,不管是步步高、永辉还是中百、美特好,都有通道费用居高、积压供应商货款、管理层低效等传统病灶,学习要破的,是一个庞大的利益体系。所以,于东来清醒地认识到,“改企业首先是改老板”,知道一个东西容易,悟道,要磨炼,还涉及到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。所以,学习胖东来,中小民企积极,大型企业沉默,部分国企在试探。所以,如果企业老板不觉醒,企业体制不支持,学习胖东来很可能出现逻辑悖论,从而导致企业出现更大程度的管理失信。正是因为胖东来是长出来的,所以其运营,具有强大的内生性和完备体系。内生性在于其能够以企业文化理念和幸福生命状态标准为出发点,生发出责任、大爱与开放性,所以不管是因西瓜子价格问题召回商品、员工试吃面条事件还是擀面皮事件,胖东来的处理方式总是让人惊叹。胖东来有企业文化考核评估、幸福生命状态标准体系、内部竞聘、民主评议、岗位轮值及团队管理等完备的机制体系,道术浑然一体,而对于学习胖东来的企业来说,这些“道”是外来的,“术”可能是碎片的。所以,学习胖东来,大多企业的阶段只是补课,未来更长的路,是机制体制,这些,不光是给门店政策,给员工涨工资,更是持续性地觉醒员工和成就团队。就像许多企业的改革,经常是“个孩子照书养,第二个孩子照猪养”,当前,步步高和永辉调改的成功,有重视度、专注力、资源性和样板性的支持,而未来是否衰减我们不得而知,但一定会有演化。一定不差,问题总归会有,但只要进化,中国零售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好的内容。我们更愿意相信,追求健康、幸福、美好,众心俱同,众生皆佛!未来,如果用世俗的成功定义,一定会有些企业超越胖东来,至少在规模上,但中国一定不会有第二个“胖东来”,而应该有更多的“一家亲”“美特好”,做自己,走上美好之路。所以,行业不能用成功者或胖东来的尺度看模仿者,小学生跟大学教授比成绩,企业老板也需要时间成就团队,但只要进步、只要进化,一小步也无价。所以,胖东来更多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破局点,而面对未来,企业要选择站到美好的逻辑起点上,然后让商业的自动力,生发、生长、生成!再下探一层,这一轮对胖东来的学习,与过去“新零售”浪潮比,更大不同是什么?我们说是思潮,主要因其思想厚度、舆情势能、影响范围,也有人描述成东来哲学、东来文化、胖东来思想、美好商业革命等。胖东来的“人道”与传统企业的“霸道”还有很多鲜明的对比,今天,我们在大量探讨商业要回归人,回归本质,胖东来给了最为系统、最为真实、最为深刻的实证。我们今天已经可以明确,商业进入了缩量时代,而大部分企业“守株待兔”及“抱残守缺”行为,必定会拉开生存度的差距。近年3%~5%的GDP增幅,已经为全体商业定下了大基调,人口结构、需求周期及全球格局,决定了未来商业很难再有大增量空间,甚至都不能讲是存量,而是缩量。